传递最新防疫声音!彭浦新村街道67个小区内出现了“智能云广播”
“我们现在通过那个‘喇叭’收听街道和居委发的疫情通知。”彭浦街道彭新小区的居民张阿姨指了指不远处挂在墙壁上的“音箱”说道。
这个“音箱”,确切说是音柱,就是安装在居民小区内的“智能云广播”终端设备。
彭浦新村街道平安办主任黄次明介绍说:
之前,社区主要是楼组长口头传达、贴告示等方式传递政策信息、紧急提醒,及时性无法和‘云喇叭’相比。”
上海电信北区局政企客户中心政务行业总监王永杰介绍说:
不仅可以通过话筒喊话的方式发布广播内容,也可以通过App或者小程序输入相关发布内容后,进行远程广播。也就是说,工作人员不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有网络,都能进行广播。”
除了支持语音,“智能云广播”也能将文本内容播报出来。因为系统不仅支持MP3、WAV等音频文件,也支持文本文件上传,文本会通过AI识别转换成语音。经过管理员审核,这些内容就可以播放出来。
据悉,如果建设传统广播,小区物业需要自建机房,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软硬件成本投入高,且无法满足分区域广播的需求。
“智能云广播”在部署过程中摆脱了传统有线方式带来的束缚,实现“无线组网、按需布点”。同时,播报更为灵活,支持分权分域播放,可设置多种用户角色及权限级别进行分权管理,而且不同广播内容可以分别下发不同区域、设置不同音量播放,实现“想向哪里广播就能向哪里广播”。
比如,街道需要向所辖区域内的所有居民传递最新通知,那么街道范围内所有小区的音柱设备都会响起。如果只是针对某个小区发布通知,那么只有特定小区内的音柱会响起。
如何让居民及时听到“智能云广播”,同时又不扰民?彭浦新村街道的“智能云广播”建设实现了“一社区一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量身定制。黄次明介绍,街道、居委、居民代表和电信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了实地勘察,精细化选择每个安装地点,广播音量等因素也都考虑其中。
除了“智能云广播”,来电名片、AI外呼等科技产品和服务也已经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流调人员日以继夜地与病毒赛跑,要在最短时间内摸清病毒传播的轨迹。他们不怕劳累,最怕市民拒接或者漏接电话。
为提高一线疫情流调电话接通率,上海电信在全国率先推出面向街道居委、医院和疾控中心等一线防疫单位的来电名片免费服务,在手机弹屏显示来电身份,有效提高流调电话接通率。
截至目前,上海电信累计为上海1500多家一线防疫单位的2.6万线电话和手机开通“来电名片”功能,提供名片服务742万次。
AI外呼也在抗疫战场上大显身手。上海电信号百公司聚焦社区防疫工作人员开展隔离解除、突发疫情排查、疫苗接种通知等大量外呼需求,打造AI智能外呼,实现运用机器人收集复杂回访信息,以标签全流程化提高标注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已累计为全市近200家社区街道单位免费提供近290个AI外呼智能服务,开展智能外呼200万次,助力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精准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