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对待,不随意用抗病毒药物!陈尔真:新冠感染后合理用药,避免重症发生
(资料图片)
对采取居家健康观察者,若缺乏相关临床和药学专业知识背景,且无法及时得到临床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常常会出现一些用药误区,甚至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发展,甚至诱发重症的发生,值得大家重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陈尔真指出,
药物过量,引发重症不可忽视目前,尚无证据支持药物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不需要提前预防性服用药物。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患者,无高危因素的普通型患者目前可采取居家健康观察,前者一般无需服用药物来干预,但对出现发热、咽干咽痛、干咳无痰、流涕、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给予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但仍需酌情使用。对有重症化高危因素的普通型和重症患者则需到定点医院治疗。
针对新冠引起的上呼吸道等症状,居家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感冒药与退烧药,避免重复用药或药物过量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而引发器官功能受损。
因常用感冒药与退烧药往往含有相同成分,例如,散利痛、泰诺林、泰诺、日夜百服咛等药物中均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若这类药物重复叠加使用,或因退烧效果不理想,而在短时间多次给药,可能会造成对乙酰氨基酚摄入过量而导致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甚至诱发急性肝功能损伤而增加重症化的风险。
陈尔真指出,
重点人群,谨慎用药防重症对婴幼儿、有基础性疾病老年患者等重点人群,因生理机能的特征不同,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显著差异。
婴幼儿用药必需使用小儿剂型,按体重计算剂量,若采用成人剂型或剂量极易导致药物过量甚至中毒而引发重症。
老年人常因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平时用药比较多,若选择退烧药不恰当,有可能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合理镇咳,谨防痰液滞留咳嗽是新冠感染常见症状之一,可伴有痰或无痰,但止咳需要慎重用药。对有痰的咳嗽则需在使用镇咳药物的同时,服用祛痰药物,以促使痰液稀释而顺利排出,避免痰液引流不畅。如镇咳药物右美沙芬、福尔可定、可待因等直接作用于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
对于痰多者,一旦咳嗽反射严重受到抑制,将影响咳嗽的排痰作用,易造成痰液滞留,继而诱发感染而加重病情,尤其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人,更应重视。对于儿童则可能引起窒息,需要格外谨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