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办·说法 | 被执行人因被欠薪无力赔偿申请人老伯的钱!执行法官怎么让双方都拿到钱?|世界即时

来源:周到上海 2023-02-28 12:45:23
一起两辆电动自行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中,七十多岁的浦老伯受伤,后经交警认定,五十多岁的张师傅对本次事故负全责。经过起诉、胜诉、申请强制执行等一系列过程,浦老伯终于和对方达成协议,约定每年支付5000元,直至付清总计1.5万元款项。可张师傅在支付首期款项之后,又没了动静,浦老伯只好一通电话打给了上海浦东法院执行局临港工作站,向执行局法官张春燕求助,申请对本案恢复执行。张春燕向浦老伯和张师傅了解情况后,发现双方各有各的苦:浦老伯身患疾病、贫困交加,张师傅面临欠薪、无力赔偿……这起“两难”的案件,如何破局?高龄患病申请人的求助来电

“我们去敲门,老人都听不见,拨通了手机才跟我们说门没关……”推开浦老伯家房门的场景,让张春燕直到现在都印象深刻。灯光昏暗、堆满杂物的逼仄房间,患帕金森症、靠在床上的高龄老人,一子已经去世、一子双目失明的辛酸事实,都释放了一个信号:“老人是真的困难,是真的非常需要这笔执行款。”

2019年4月,骑着电动自行车行驶的浦老伯,与同样驾驶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张师傅在小区里相撞,浦老伯受伤。公安机关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张师傅承担事故全部责任、浦老伯无责。之后,浦老伯向张师傅索赔无果,只能起诉至上海浦东法院,浦东法院经审理判决张师傅赔付浦老伯1.5万元。

该案的判决书提到,居委会出具的证明显示,当时已经76岁的浦老伯还在小区里当志愿者,以换取每天50元的收入。而张春燕后续在社区了解到,几年过去,已经八旬的浦老伯生活困难,无法独自外出,需要社区帮忙安排阿姨到家里做饭。


(资料图)

然而,拿到胜诉判决后,浦老伯迟迟没拿到张师傅支付的赔偿金,只能申请强制执行,后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约定每年支付5000元直至付清。可在支付首期5000元之后,张师傅又没了动静。兔年春节前夕,已经八旬、贫困交加的浦老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哆哆嗦嗦地拨通了张春燕的电话。

张春燕认真审查了一下浦老伯的案件,欣喜地发现符合恢复执行的相关法定条件,于是决定予以恢复执行,“从人情角度讲,老伯伯情况那么特殊,又没人照顾,我觉得这样的老人就应该要我们多予以关心,而且我真的感觉到老人特别急着用这笔钱,那我也得加快速度给他执行到。”

▲被执行人到庭谈话讨薪无门的被执行人

经过多方寻找,张春燕终于找到了被执行人——已经快六十岁的张师傅。张师傅在沟通中表示,他觉得两个电瓶车相撞,不应该仅让自己来承担。

张春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让张师傅明白,生效法律文书应依法履行。

可是,另一个现实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张师傅坦言,自己是从外地来上海打零工的,做一些装修小工之类的工作,平日里居无定所,生活困难。雪上加霜的是,他此前的老板还拖欠了他三万多元的工资,实在是无力支付这剩下的执行款。

听到张师傅被拖欠了工资,张春燕的第一反应,就是劝他通过法律途径,比如劳动仲裁等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春燕意识到,张师傅年纪比较大了。于是,她又拿起电话,打给了拖欠张师傅工资的老板。

张春燕先从人情的角度出发,告诉拖欠工资的“老板”,张师傅还欠着老人一笔执行款项,而张师傅自己又比较困难,“然后我也跟他讲清楚,如果你不发工资,接下来我们会引导张师傅去维护他自己的权益。”

拖欠公司的老板很快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把拖欠张师傅的3万多元工资还给了张师傅。

装在布袋子里的执行款

“张师傅拿到工资以后第一时间就拿钱过来了。”张春燕记得,张师傅还是提着自己手缝的黄色布袋子,装着现金来支付的执行款。

张春燕介绍,在收张师傅的执行款的时候,执行局做了一个封存,并且有录音、录像见证。把执行款给浦老伯时,也当着老人的面清点,“这样就保证就是我们流程的规范性,也让双方都能放心。”

最终,浦老伯拿到了急需的钱款,张师傅也觉得如释重负,还拿回了工资,双方心里的大石头都落了地。

“面对这种年纪比较大的当事人,我们还是要暖心一点”,张春燕坦言,

关键词: 被执行人 恢复执行 电动自行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