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家】30岁恐婚青年问不结婚可以吗?83岁奶奶问如何消磨时光?这个展上,阿姨们和年轻人互传小纸条分享人生 | 晨看展

来源:周到上海 2023-03-30 10:48:35

在长宁区虹仙小区的人防地下空间,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展览。在这场社区公益展览上,年轻人和老年人互相提问,用便签纸答疑解惑,互相分享人生。

·30岁的年轻人问:“如果一直不结婚会怎么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0后阿姨回答:“经历过之后什么都不怕了,一个人也无所谓。”

·年轻人问:“怎样才能喜欢自己?”

老年人回答:“做人糊涂一点,不要要求太高,不要跟别人比。”

·老年人问:“年轻人在职场遇到问题,希望父母给予什么帮助?”

年轻人回答:“鼓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

年轻人和长辈在此刻都无比真诚地袒露他们这代人的疑惑和困境。

年轻人恐婚,阿姨怎么看?

结合以往多地发布的婚姻大数据可以看到,近五年我国结婚登记数量逐年下降、结婚年龄推迟。

图自江苏省民政厅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教授表示,结婚率的降低与结婚意愿低有直接的关系。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较高,导致生育意愿降低,进而对于婚姻的需求也随之降低。

一直不结婚会怎么样?”也成为不少年轻人想问老友的“热门问题”。

记者看到,在这条问题下,第一条的回答就是“该经历的时候还是要经历,谈朋友该谈就谈,结婚该结就结,即使是实在不合适,最后离婚了,哪怕结果是不好的,但是经历过了,至少不会后悔”。

原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是一位60后的“单身连续创业者”陆阿姨。

左一为陆阿姨/受访者供图

30岁那年,陆阿姨以“净身出户”的方式结束了婚姻,后来就一个人带着女儿直到现在。离婚后没多久就经历“下岗潮”,陆阿姨选择了买断,得到了一笔养老的钱,就开始出来“创业”。开过婚庆公司、做过家政公司,中间也因为一个人带孩子感到压力特别大。

虽然从 30岁独身到现在,陆阿姨说,她也不后悔。“有现在这样的人生,我蛮开心的,至少我有个女儿,她就是我的希望,否则的话根本没希望”。

除了陆阿姨用亲身经历来劝年轻人不要恐婚之外,一位50后的阿姨也聊了聊一直单身的“风险”。

不过,也能看到沪上父母对于孩子“结不结婚”,最终还是给予了足够的尊重的。

一位71岁的奶奶回答道——

“如何面对35岁危机?”50+阿姨传授职场心得

除了感情和生活,年轻人还提出了不少工作上的困惑。

例如,36岁的年轻人问,如何看待35岁危机?

50后的张阿姨说,这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危机”并不一定是坏事

右二为张阿姨/受访者供图

张阿姨年轻的时候在厂里上班,做的是仓库管理员,用她的话来说,现在回头看觉得工作太清闲了。他们那个年代,虽然没有35岁危机,很多人面临的是“下岗潮”。

那时候大约是2004年,张阿姨还没到退休年纪,“老公还能赚钱养家,我就准备做家庭主妇了。”

“本来以为不工作的日子会很快乐,实际上,才过了一周就感到了‘危机’。”

张阿姨说,习惯了工作时每个月都有入账,突然不工作了,自己没有了收入,心里觉得很慌。

家务活都在看不见的地方,丈夫每天回来只看得到自己坐着休息,看不见忙碌的时候,“他以为我一天就坐着织毛衣、休息”,这让张阿姨很痛苦。

这样的日子维持了2周,张阿姨就决定一定要走出去,开始自己创业了。

出来创业之后,最不习惯的一点就是,以前上班只需要面对办公室的同事,但创业需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需要更快地去调整和适应。

后来的十几年间,她就一直开着一家家政公司,做得小有成绩。

张阿姨在代际对话展上

记者在展览上偶遇张阿姨,她说,现在她一边带着孙女,一边经营着规模不大的公司,闲暇时间还会教周边的阿姨们织毛衣,这是她坚持了50年的兴趣。

老友们比我们想象得更豁达

这次展览的发起人是三位年轻男孩,他们向年轻人收集问题,再去采访老人,一一来解答年轻人的疑惑,同时也收集他们内心的疑惑。

线下向老友征集问答/受访者供图

发起人之一黄佳盟说,“让我意外的是,很多问题上,老友们的回答很豁达。”

例如,

00后经常炒老板鱿鱼,老友怎么看?

74岁的老人说,如果是老板不好,那么是支持换老板的。

一位60后的老友鼓励年轻人去尝试:出去的时候都不知道的,结果是好的,那就是对的。

怎样面对自己衰老和死亡的恐惧?

74岁的老人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恐惧。甚至“是赞成安乐死的,不能动了很难受还要维持着没意义,子女也辛苦”。

50后的老友还冒出了英文:不恐惧啊,到那天over就over了。

76岁的老人劝年轻人不要顾虑年纪,珍惜当下:顾虑这个没用,年轻人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们还没到我们这个岁数。

怎样才能喜欢自己?

83岁的老人劝年轻人多朝外面看看,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老友们也有想问的——

老友们也有不少关于年轻人的困惑,记者看到,最集中的问题就是怎样去关心子女。

年轻人在职场遇到问题,希望父母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25岁和28岁的年轻人说,其实不需要什么帮助,倾听,支持和鼓励就够了。

一位83岁的奶奶问,

健身、图书馆、免费艺术展……推荐玩乐方式的便签贴满了问题板。

看着这场展览上的一个个问答,仿佛看到一个画面:年轻的,年长的,黑头发的,白胡子的,戴近视眼镜的,戴老花眼镜的,互相好奇地打量着,拘谨又诚恳地问:“我遇到了一个问题,可以问问你吗?”

在小小的提问便签纸上,这个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场景,实现了。

展览地址:长宁区仙霞路700弄虹仙小区内 闲下来合作社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 10:00-20:00 展览截至时间:4月24日

在展览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案,等待老友们来回答——

老友们,对于上面的问题,你有什么想分享的吗?欢迎留言或联系我们说出你的故事。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