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23日,海南已完成“机器管”的工程建设项目共52个

来源:海拔新闻 2023-08-25 13:59:24


(资料图)

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柯育超 邱惠颖 摄影报道)8月25日,海南省打击整治工程领域串通投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田原表示,2023年7月30日,我省印发了《海南省公共工程领域违纪违法犯罪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位推动下,牵头部门统筹推进,各部门密切配合,方案部署的10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一是开展围标串标、转标卖标和招投标代理机构违规、违法操控项目等问题专项检查。省发展改革委自2023年7月份开始,根据公共资源交易每日产生的大数据编写《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监管分析月报》,供领导和相关单位参考与决策。建设运行的公共资源交易在线监督平台已连接到纪检和各行政监督部门,围绕围标串标、转标卖标、代理机构违法违规操控项目等问题所设置的88个社会关注度高、市场经济反映强烈的监管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招投标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在线智慧监管。8月4日印发关于做好贯彻落实《海南省公共工程领域违纪违法犯罪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开展围标串标、转标卖标和招投标代理机构违规、违法操控项目等问题专项检查,8月15日完成第一轮专项检查。

二是开展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专项清理。省发展改革委2023年8月4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对2023年1月1日以来实施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核查项目在编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收取投标保证金、组织评标、处理异议和投诉等方面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情形开展专项整治。8月15日完成第一轮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专项清理工作。8月9日向省公安厅移交了相关违法线索材料。

三是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省发展改革委正在升级改造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系统,加强评标专家信用建设,将违法违规行为专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联合行业部门开展惩戒,建立各部门共享专家处罚信息机制,实现“一处受罚,处处受限”。利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功能,及时处理涉及信用违规的“黑名单”。

四是加强制度集成创新。省发展改革委修订了《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综合评标评审专家考核实施细则(试行)》;近期拟出台《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担保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和规范电子保函等金融服务在我省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相关单位结合各自职能梳理汇总现行相关法律法规,查找制度漏洞,补齐短板,深化招投标制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省交通运输厅自2023年7月10日起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招标评标办法进行调整,各市县政府投资类公路工程项目,自2023年9月1日起全面推行“机器管招投标”;2023年7月11日印发了《海南省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评定分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海南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实行评定分离。

五是推进“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建设。为改变原来公共工程建设领域评标环节的评标模式,排除人为因素对评标工作的干扰,减少评标专家的“自由裁量权”,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推进的“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已完成全部功能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由“专家评”转变为“机器评”。自2022年11月28日第1个房屋市政项目实行“机器管招投标”以来,截至2023年8月23日,已经完成“机器管”的工程建设项目共计52个,其中,房屋市政45个,交通1个,水务6个,实现了零投诉,降低了招投标成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