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关注:“千元身后事”公益安葬送别!这些普通上海市民选择“不占寸土”回归自然生态

来源:周到上海 2022-12-13 13:59:08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2月13日,赶在冬至前夕,上海福寿园举办“千元身后事”集体生态安葬仪式。除了一位已故孤老,还有6位普通上海市民也选择“不占寸土”的生态葬式回归自然生态,与绿树、鲜花常伴。

安葬仪式现场以红白色系为主色调进行布景,令现场暖意融融,拱形花柱、鲜花路引、温暖烛光、花瓣培土、丝巾御寒……仪式上的各种小细节饱含着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生命的感恩祝福。

“虽然不保留骨灰,但通过现代文明的礼葬方式,每一位逝者都能体体面面地走完最后一程。”上海福寿园总经理助理孙毅介绍,集体生态安葬是上海福寿园在冬至期间一直坚持的公益安葬项目,逝者骨灰采用可降解深埋的树葬方式,与大地融为一体,让逝者真正地回归自然。

早在上海福寿园建园初期,2008年12月建成暖冬园,为上海已故孤寡老人及特困特需家庭成员提供公益安葬,这一公益行为已坚持开展二十余年。

今年9月福寿园首届公益节上,上海福寿园宣布将暖冬园公益项目再次升级,公益服务内容从墓园安葬扩大到殡仪+安葬全流程,受益人群也进一步扩及全市范围所有普通市民。以绿色环保、生态节地为特点,选择“千元身后事”这项公益服务后,上海福寿园提供从殡仪事宜协助、遗体告别、集体送行及安葬、节地葬补贴协助申领等全部服务,不仅解决了逝者家属不懂丧葬礼仪困扰,独自承办葬礼的辛劳,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市民的殡葬费用负担。

“上海福寿园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节地葬式,推出的花坛葬、树葬、景观壁葬、晶石葬等日渐成为市民的普遍选择。我们提倡墓碑瘦身、纪念扩容、精神长存的殡葬理念也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孙毅表示,接下来,上海福寿园还将持续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

关键词: 回归自然 公益项目 设施建设 二十余年 家庭成员

相关新闻